🌐 請選取語言
主要語言
🇺🇸 English (英語)
🇨🇳 中文 (简体)
🇪🇸 Español (西班牙語)
🇫🇷 Français (法語)
🇩🇪 Deutsch (德語)
🇯🇵 日本語 (日語)
🇰🇷 한국어 (韓語)
🇷🇺 Русский (俄語)
🇸🇦 العربية (阿拉伯語)
🇵🇹 Português (葡萄牙語)
🇮🇳 हिन्दी (印地語)
亞洲語文
🇹🇭 ไทย (泰語)
🇻🇳 Tiếng Việt (越南語)
🇮🇩 Bahasa Indonesia (印尼語)
🇲🇾 Bahasa Melayu (馬來語)
🇲🇲 မြန်မာ (緬甸語)
歐洲語文
🇮🇹 Italiano (義大利語)
🇳🇱 Nederlands (荷蘭語)
🇸🇪 Svenska (瑞典語)
🇳🇴 Norsk (挪威語)
🇫🇮 Suomi (芬蘭語)
🇵🇱 Polski (波蘭語)
🇨🇿 Čeština (捷克語)
🇭🇺 Magyar (匈牙利語)
🇬🇷 Ελληνικά (希臘語)
🇷🇴 Română (羅馬尼亞語)
非洲語文
🇹🇿 Kiswahili (斯瓦希里語)
🇳🇬 Hausa (豪薩語)
🇿🇦 isiZulu (祖魯語)
🇸🇳 Wolof (沃洛夫語)
🇲🇱 Bambara (班巴拉語)
🇨🇮 Dioula (迪烏拉語)
🇳🇬 Igbo (伊博語)
🇰🇪 Dholuo (盧奧語)
🇬🇭 Eʋegbe (伊維語)
🇿🇦 isiXhosa (科薩語)

集結臺、日AI人機協作應用解決方案重量級專家,11/11中日語同步開播

過去工業機器人的角色是扮演大量生產、執行重複性高的工作,甚至用來搬運重物等。自2015年起,隨製造產業轉型跨入數位,以先進自動化技術主導生產,開始成為國際間製造業關注的焦點。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的應用,逐步受到各個產業重視與導入。市場並在追求高效生產製造與智慧生活的需求影響下,機器人產量及被需求規模逐年成長。根據最新的「2020年世界機器人技術」報告顯示,全世界的工業型機器人裝置量共計有270萬台,已達到一個新紀錄。

而隨製造業的生產模式快速變遷,加上人口高齡化問題,機器人也從原本的單機作業轉為人機協作,尤其在多樣少量生產、產出流程複雜等領域,因此精準視覺辨識系統與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就更顯關鍵。

2020年世界機器人技術報告,協作型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統計數據中,協作機器人的安裝量增長了11%。銷售業績與2019年傳統工業機器人的總體趨勢形成了鮮明對比。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提供協作型機器人,並且應用範圍越來越大。2019年37.3萬台工業機器人發貨量中,其中有4.8%的佔比是來自於協作機器人,雖仍處於起步階段,但成長非常快速。

此外,人工智慧技術的加入,也讓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更複雜的任務。特別是新冠狀肺炎病毒的衝擊,除在2020年對全球帶來重大影響,也為現代化與數位化生產提供了更多機會,同時刺激智慧製造整體市場的需求與技術面的飛快成長。從長遠來看,「快速生產」和「交付具有競爭力價格的客製化產品」,將是策動機器人裝置量成長的主要原因。

顯而易見,新一代AI機器人技術將更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靈巧的。協同機器人作業模式,已逐漸影響製造業流程及整體產業結構。供應鏈上的各廠商該如何因應,AI機器人帶來的突破性創新?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與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,為此將於2020年11月11日下午2點辦理「AI加值智慧製造線上國際技術研討會」。重量級講師包含日本機器手臂業者發那科(FANUC)、川崎重工(Kawasaki Robotics)與專注於AI視覺研發、人機協作解決方案業者所羅門(SOLOMON)、原見精機(Touché Solutions)及臺、日最權威技術研究專家(AIST及工研院)。以中、日語同步線上直播模式,搭配智慧應用數位商務平台(TAIROA B2B)服務,讓臺、日業者能快速掌握趨勢應用,與一窺突破性技術導入實例,並與講者快速取得互動,機會難得。

活動請洽智動協會04-23581866 或上https://www.tairoab2b.com/event/4 查詢